新闻中心

最新企业培训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任正非:干就完了!华为利润降32%,却狂砸970亿搞研发

时间:2025-09-12   访问量:1051

华为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与其说是一份财务文件,不如说是一份战略宣言书。它清晰地宣告:在短期利润与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选择题面前,华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份“增收不增利”的答卷,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其“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


22_画板 1.jpg


“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2025年6月,81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这样说道。这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在两个月后华为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时得到了完美诠释。


8月29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但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


一、 巨额研发投入的深度拆解:钱都花向了何处?


华为高达969.5亿元的研发投入并非漫无目的,而是高度聚焦于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刀刃”上。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战略方向:


1.突破“根技术”封锁:为生存而战的投资


半导体与先进制程:这是华为研发投入的重中之重。在美国持续制裁的背景下,华为必须投入天量资金,围绕芯片设计(如麒麟、昇腾、鲲鹏系列)、EDA工具(电子设计自动化)、新材料、新工艺甚至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的探索和突围。这笔钱用于供养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建设昂贵的实验室,以及进行无数次可能失败的流片试验。正如任正非所言,这是“用数学补物理”,通过架构创新和算法优化来弥补单一硬件指标的暂时落后。


基础软件与操作系统:打造属于自己、不受制于人的底层软件生态。鸿蒙(HarmonyOS)和欧拉(OpenEuler)操作系统的持续迭代和生态建设是吞噬资金的“巨兽”。这包括系统底层开发、编译器、编程语言、开发工具链以及吸引全球开发者所投入的资源和补贴。


图片



2. 抢占未来赛道:为发展而战的投资


人工智能(AI)与算力基础设施:华为将AI视为“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其研发资金大量投向昇腾AI芯片、AI计算框架(如MindSpore)、大模型训练以及最关键的——AI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报道中提及昇腾AI云服务客户暴增531%,这背后是华为帮助电力、煤炭、医药、交通等千行百业进行智能化转型所投入的解决方案开发成本。算法工程师与行业专家(“煤炭专家、医药专家”)需要深度捆绑研发,成本极高。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输血、赌未来的赛道。华为不造车,但要做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研发费用投入到智能驾驶算法(ADS 2.0)、智能座舱(鸿蒙车机)、智能车控、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全球高压快充网络的建设上。每一条技术路线都需要顶尖团队和数年如一日的投入,才能换来鸿蒙智行即将破百万辆的交付成绩。


云计算与数字能源:华为云算力规模增长250%,意味着需要巨额资本开支投入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研发和网络扩容。数字能源业务则聚焦光伏、储能技术,这同样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领域,需要持续研发以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夯实传统优势:为根基而战的投资


5G-A与6G前沿研究:在通信领域,华为的领先地位并非一劳永逸。为了维持运营商业务的增长,必须持续投入5G-Advanced(5.5G)和面向未来的6G技术研发,这是一个需要提前5-10年布局的领域。

全球市场维护与定制化开发:尽管面临地缘政治挑战,华为仍在全球市场运营。为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特殊需求(如网络安全、定制化功能)也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


屏幕截图 2025-09-04 175134.png


二、 任正非哲学与战略定力:为何敢如此“烧钱”?


1.“干”字哲学的深层逻辑:


任正非的“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并非盲目乐观,而是一种极致的现实主义。它建立在对困境的清醒认知上:除了埋头苦干、用技术突破重围,别无他路。这种哲学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只要投入研发,就一定能产生知识、技术和专利,这是别人无法剥夺的硬实力。利润是暂时的,技术能力和人才梯队才是永恒的“护城河”。


2. “基础研究”是沉默的压舱石:


每年投入约600亿用于“不考核”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华为最令人敬畏的战略耐心。这些钱投向了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都看不到商业回报的领域。但这正如任正非的比喻:这是“根”。没有根,表面的商业繁荣(“叶茂”)不过是无本之木,风一吹就倒。这笔投资守护的是华为乃至国家未来的创新火种,让那些“孤独而伟大”的理论科学家可以心无旁骛地探索无人区。


3. 开放合作与生态构建:


研发投入不仅是内部花费,也用于对外合作和生态建设。华为通过投资、合作研发、开源项目、开发者激励计划等方式,将资金注入全球创新网络。这既是为了汲取全球养分,也是为了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用技术和市场纽带突破物理封锁。


三、 财务健康度:高研发投入的底气何在?


华为敢于如此“挥金如土”地投入研发,其底气来源于异常健康的财务状况:


充沛的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亿元,同比增长24.15%,说明主营业务强大的“造血”能力非常强劲,能够自我支撑研发消耗。


恐怖的“现金储备”:1.81万亿元的货币资金,是其应对任何极端风险的“诺亚方舟”。这笔钱确保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华为也能持续发工资、付账单,并保证研发投入不断粮。


合理的负债率:56.9% 的资产负债率对于一家重研发的科技企业而言非常稳健,表明华为并非依靠高杠杆来冒险,而是基于自身实力进行战略投入。


图片


结论:一种面向未来的生存模式


华为的选择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企业提供了一种范式:在逆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最高等级的“生存智慧”不是保守求存、囤积利润,而是敢于用今天的利润去投资明天的不确定性,用战略上的主动进攻来保障战术上的生存空间。


那高达969.5亿元的研发投入,每一分钱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关于如何在一片封锁中“挖”出一条生路,关于如何用今天的财务报表上的“不完美”,去换取未来技术领先的“不可能”。这完美诠释了任正非的信念:“一路走来都是困难,没有困难就不正常了。” 而华为,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将自己锤炼成了一家真正拥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end-



上一篇:向智而行,赋能发展,企大云客户走进华为数字化转型之旅圆满成功 ——第二期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