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企业培训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任康磊:复旦研究生放弃阿里百度选择事业单位——可怕的舒适区

时间:2019-11-11   访问量:2298

近期某复旦大学研究生发帖声称自己校招放弃阿里、百度Offer,而是选择老家2500元的事业单位。该生认为互联网公司尽管有不错的薪水,但是只要一到35岁,就相当于职业生涯到头了,倒不如去平稳的体制岗位。也许这只是个案,但存在这种思维的职场人并不少。

舒适区

事业单位不是不好,岗位无贵贱,只要是劳动,就是光荣的。不过我们用普世的价值观看待这个职业选择,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复旦大学研究生在追求安逸。

有些安逸就如同窝在沙发里看肥皂剧——舒服,但却让人虚度光阴;有些疼痛就如同推拿中心的专业按摩——难忍,但却让人神清气爽。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里面有一句话:这些墙挺有意思,一开始你抵触它,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你不得不依赖它,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

人有一种习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呆着,这种情况一旦被建立,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了周围的墙,恋上了这舒适的小屋,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这个复旦研究生有点像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很优秀,毕业前拿到三个OFFER。比我们许多同学幸运的是,她的人生有了一个3选1的机会。一个是家乡人社局的公务员,一个是天津的一家国企,一个是北京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公司。

与这位复旦研究生不同的是,我这位同学她自己非常想有机会在北京闯荡,但是最终经不住父母的软磨硬泡,选择了留在家乡做人社局的公务员。

别的同学过着加班制的日子时,她每天准点上下班,食堂三餐吃到饱,也不担心被辞退,中午还有时间上个瑜伽课。所有我们能想象到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在她那里都能实现。

岁月静好,日子安稳,但她并不满意。在体制内,自己的工作就是给领导写发言稿,完全不能给她带来成就感,再加上等级森严,人际交往时刻都有小心谨慎,这些都让崇尚自由的她喘不过气。

她渐渐明白,待在舒适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舒服。

她理想中的自己是成为独当一面的职业女性,而现在的自己,却在一点点地平庸下去。可她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贪图表面的轻松和感官上的舒适,到头来发现,自己在固守的不是某种生活方式,而是懦弱。

公司曾经来过一位实习生,家境殷实,实习期结束就离开了,听说他毕业后没去找工作,准备在家待一年,说是想体验西方青年的 gap year(间隔年)。

其实在西方,度过间隔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参加社会公益的志愿服务、去国外打工、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等等。但当我问起他,准备怎么度过这一年时,他却说他哪儿都不想去,天天就宅家里,有爸妈管吃管喝,自己每天窝在床上看小说打游戏。

“间隔年”只是他给自己的一个逃避的借口。拥有长达一年的时间,可以去干任何自己想干的事,随便折腾点什么都比窝在家里收获大。毕竟家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还有什么新的体验可言呢。

当我们离开熟悉的土地,才能领略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当我们踏上新的旅程,才会明白过去的经历赋予我们的意义。唯有走出去,才能更深地体悟过去跟现在的自己。

如山本耀司所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而永远待在舒适区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即使承受着风险,即使最后选择回归了平淡的生活,但离开了舒适区,追寻过,那才算是我们的主动选择。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走出舒适区,我们永远体验不到不同寻常的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会感觉很舒服,一旦离开了这个区域就会感到不舒服。如《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一书中,小老鼠在原来的窝里觉得非常舒适,一旦出去就感到彷徨、无奈,甚至恐惧,所以它不愿出去。这个窝就是小老鼠的“舒适区”。

在成长区的我们就是让自己刚刚踏出舒适区一些,但是我们又可以通过学习来适应的区域。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在成长区完成,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推的过猛,很有可能把自己推入恐惧区。在恐惧区里,我们因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应对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

这个关于心理舒适区的想法来自于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实验。

在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Robert M. Yerkes)和约翰(John D. Dodson)提出,人们在相对舒适的心理状态下表现也是稳定的,然而,我们需要增加一点焦虑,也就是比正常状态略微高一点的压力来使我们达到最佳表现。增加的这一点焦虑被称为最佳焦虑值(Optimal Anxiety),这一点焦虑是刚刚好在我们心理舒适区的外沿。

停在港湾的船是安全的,但这不是生而为船的意义。

其实舒适区本身并没问题,就像家一样,温暖舒服。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强而放弃了去外面看看的梦想,是挺可惜的。我们都有过想出去看看然后被爸妈叫停的时刻,但大多数坚持出远门的孩子,也没有忘记过回家的路,回家后,不过眼界开了,知道世界变大了,明白自己渺小了而已,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着手下一次旅行的计划了。

看,他们的舒适区,就这么变大了。

苹果前副总裁Heidi Roizen说过:“如果你做的事情毫不费力,就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我们总是在自己的舒适区转悠,不愿意走出来。久而久之我们确实会成为“卖油翁”般熟悉领域的能手。但是我们处在了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小领域,能满足社会飞速的变化吗?

当我们试着迈出舒适区一步,才能真正发现,原来困境多是自我的臆想,当初的各种自我设限,最后都被证实,是自己想多了。刚刚迈出舒适区时,会经历不适。而一旦撑过前期的不适应,坚持便不再是坚持,而是一件顺利成章的事。

走出心理舒适区的我们,会遇到那个让我们怦然心动的自己。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如此绽放!

上一篇:HR必读:薪酬绩效的九大指标

下一篇:阿里的员工激励是怎么做的?让员工那么拼!

返回顶部